释名:小杨、杨
气味:华:苦、寒、无毒。叶:苦、寒、无毒。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华:
1、吐血咯血。用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刀伤血出。用絮包敷即可。3脸上脓疮。用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4、走马牙疳。用杨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5、大风疬。用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用肉),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以愈为度。叶:
1、小便白浊。用清明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
2、小儿丹毒。用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
3、眉毛脱落。用垂阴干,研为末,放在铁器中加姜汁调匀,每夜涂抹眉部。
4、无名恶疮。用叶或皮,水煎汁。加盐少许洗患睡。
5、漆疮,用叶煎水洗。枝及根白皮:
1、黄疸初起。用枝煮浓汁半升,一次服下。
2、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病似反胃噎膈。取新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加酒、面所饭滚成珠子,晒干,装袋中悬挂通风处。用时,烧滚水随意下米,待米浮起查看无硬心则为米熟。一次吃完。稍久,面和米就会分散了,这样制成的米,名“络索米”。
3、走注气痛(身上忽有一处如被人打痛,痛处游走不定,有时觉痛和极冷)。用白酒煮杨白皮乘热熨痛处。
4、风毒肿痛。治方同上。
5、项下瘿气,用根(水边露出者)三十斤,加水一斛。煮取一升,泡糯米三斗,加常法酿酒,每日饮服适量。
6、齿龈肿痛。用垂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皮等分,煎水,热含冷吐。又方:用枝、槐村、桑枝,煎水熬膏,加姜汁、细辛末、芎末,调匀擦牙。
7、风虫牙痛。用杨白皮一小声含嚼,取汁渍齿根,几次即愈。又方:用枝一握,锉碎,加盐少许,浆水煎含,甚效。又方:枝(锉细)一升、大豆一升,合炒至豆熟,加清酒三升泡三天后,含漱吐涎。
8、耳痛有脓。把根切细,捣至极烂,封贴痛处,药干即换。
9、漏疮肿痛。用根伸出的红须每日煎水洗。又方:用条在罐内烧烟熏痛处。
10、乳痛初起。用根皮捣至极烂,包布中,火上烤热熨患处。布准即换。
11、反花恶疮(肉翻出如饭粒,根深脓溃)。用枝叶三斤,加水五升煎至三升,再熬成糖稀状。每天涂搽三次。
12、背起丹毒。用木灰加水调涂。
13、汤火灼疮。用皮烧灰涂搽。亦可用根白皮煎猪油涂搽。
14、痔疮如瓜,肿痛如火燎。用枝煎浓汤洗后,艾灸三、五壮,大泻脓血即愈。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gupw.cn/bencaogangmu/182
《本草纲目》类目
女贞 徐长卿 贝母 旋夏花 鳢鱼 玉簪 紫荆 樱桃 九香虫 泽泻 葶苈 蛤蟆 雷丸 凝水石 金樱子 黄芩 甘遂 石脑油 绿青 茈胡(柴胡) 衣鱼 高良姜 大风子 巴豆 蚕豆 防葵 炭火 月季花 白石英 枸骨 硝石 胡椒 水萍 荠菜 淡菜 人中黄 通草 半边莲 蜚虻 香蒲、蒲黄 白鲜 菠菜 藤类概述 铁线草 夏枯草 局箬 斑鸠 鳗鲡鱼 玄明粉 瞿麦 紫参 樟脑 花乳石 泽兰 代赭石 雀麦 假苏 古砖 乌古瓦 野猪 黄大豆 甘蕉 石胆 绿矾 螺旋草 地胆 安石榴 锦地罗 灵砂 曾青 白棘 枸橼 砒石 肥皂荚 水苏 荞麦 淡竹叶 辛夷 刀豆 蜂蜜 牡蛎 白豆蔻 菝葜 乌臼木 薰陆香 钩藤 鼠妇 土蜂 天雄 律草 豆腐 斑蝥 鳄鱼 真珠 芫青 波罗蜜 葡萄 蛇含 附子 卤碱 酸模 甘蓝 石硫赤 续断 苦瓠 蝌蚪 马槟榔 大青 巴旦杏 虎掌 银朱 灯火 曼陀罗花 白头翁 枸橘 石龙芮 楂子 翻白草 水芹 荔枝 海马 赤小豆 鸡肠草 冬瓜 吴茱萸 蜀漆 青葙 牡丹 白薇 自然铜 菖蒲 乌贼鱼 薏苡仁 釜脐墨 黄连 夏冰 小麦 覆盆子 东壁土 接骨木 鲤鱼 猪苓 朴硝、马牙硝 盐麸子 樗鸡 芦荟 没药 五色石脂 蚯蚓泥 阿井泉 丁香 前胡 蒸饼 鹿 甘松香 石燕 细辛 苦参 蜜蜡 地肤 安息香 蘖木 铅丹 漏篮子 龙脑香 白及 枸杞、地骨皮 石首鱼 椿樗 羚羊 水獭 茺蔚(益母草) 海金沙 人胞 贝子 鳢肠 厚朴 蛤蜊 雌黄 牛膝 白蒿 秦皮 胡黄连 莽草 金星草 黄精 土菌 天门冬 当归 蠡实 扁青 骨碎补 猕猴 术白术 盍藤子 栝楼 粉锡 槲实 沙糖 营实墙蘼 何首乌 防己 决明 通脱木 琥珀 石灰 红曲 苘麻 乌爹泥 蜗螺 饴糖 大豆黄卷 巴戟天 藜芦 铁精 景天 鼠李 番红花 枫香脂 石钟乳 椰子 羊踯躅 水杨 茵芋 海蛤 豌豆 半天河 蛔虫 燕脂 白茅 秋石 胡颓子 莲藕 蓬莪茂 醴泉 黄土 壶卢 小青 螳螂、桑螵蛸 扁豆 马齿苋 狼毒 木鳖子 皂荚蕈 槟榔 沙参 萎蕤 虫白蜡 侧子 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