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形象地表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和功效。书中对所收载的药物作了科学的分类,如草分为山草、芳草等,动物分为虫(昆虫类)、鳞(鱼类)、介(软体动物类)、禽(鸟类)等。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疔疮肿毒。用艾蒿一担营业税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调和石灰成糊,先用针刺疮至痛,再点药,三遍后见效。
25、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6、虫蛇咬伤。用艾灸几壮,有效。
27、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附方:艾的功用是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但艾性至热,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可用熟艾装布袋中,兜着脐腹,便觉温适。患寒湿脚气的人,把艾放在补救内,疗效也很好。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gupw.cn/bencaogangmu/446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疔疮肿毒。用艾蒿一担营业税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调和石灰成糊,先用针刺疮至痛,再点药,三遍后见效。
25、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6、虫蛇咬伤。用艾灸几壮,有效。
27、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附方:艾的功用是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但艾性至热,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可用熟艾装布袋中,兜着脐腹,便觉温适。患寒湿脚气的人,把艾放在补救内,疗效也很好。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gupw.cn/bencaogangmu/446
《本草纲目》类目
薇
乌药
绿青
凝水石
虾
甘草
桃
土蜂
蜀黍
艾火
淡菜
诃黎勒
白蒿
酢浆草
苦瓠
明水
铅丹
石松
槲实
雉
菊
巴旦杏
驼
神针火
鹅
蒺藜
枇杷
鼠
紫荆
沉香
天牛
猫
蘖木
虫白蜡
胡桃
蜀葵
白及
人参
梁上尘
地榆
见肿消
芫青
滑石
酒
益智子
铅
丹参
荆三棱
木兰
雄黄
石蒜
商陆
橘
驴
营实墙蘼
常山
鸽
竹黄
黍
牡荆
薄荷
卫矛
枸橼
绿豆
泽泻
女贞
虎耳草
甘松香
蜀羊泉
艾
刀豆
覆盆子
白药子
椿樗
地肤
郁金
苦瓜
灵猫
铁落
乌臼木
石斛
雀麦
莽草
木贼
马齿苋
神曲
毕澄茄
鸭跖草
蒸饼
当归
黄颡鱼
紫花地丁
猪苓
蘑菰蕈
柳
虎杖
肥皂荚
何首乌
海松子
婴奥
蜀漆
白前
西瓜
芫花
旋花
郁李
皂荚蕈
榆
地黄
铁线草
茺蔚(益母草)
雀
石花菜
马鞭草
萤火
五加
李
鸡菌
竹笋
水蓼
黄连
牡丹
蕺
忍冬
丝瓜
绿矾
虎掌
瓦松
原蚕
桂
蜀椒
艺翁
淡竹叶
安石榴
补骨脂
白茅
通草
苦参
前胡
昆布
铁精
石南
槟榔
壶卢
陟厘
莴苣
马蓼
礞石
兰草
鸡肠草
蒴翟
松
黄药子
紫参
水龟
乌木
猕猴桃
藿香
虎
慈石
肉苁蓉
蛴螬
番红花
桦木
衣鱼
芦荟
溺白沂
射干
通脱木
皂荚
铁粉
茵陈蒿
月季花
降真香
石膏
仙茅
橄榄
大戟
马槟榔
萎蕤
鸡冠
竹
黄芪
牛黄
蕨
枸橘
续随子
泽兰
琥珀
蛤蟆
扁青
自然铜
蠡实
白英
古砖
椰子
连翘
苜蓿
灯火
小麦
铁
石决明
附子
莲藕
半天河
木莲
马勃
硝石
款冬花
大豆豉
鸡
蒲公英
黄芩
糟
冬青
猕猴
藤类概述
柚
翻白草
浮石
蛤蜊
番木鳖
蟾蜍
斑鸠
芦
远志
百部
楸
钩藤
茵芋
假苏
山楂
阿魏
石脑油
马兰
萍蓬草
杉
鳢鱼
空青
水萍
大风子
黄精
牛膝
蕤核
续断
玳瑁
人中黄
栝楼
土菌
蛤蚧
腊雪
海马
蟹
白芷
辛夷
苘麻
无花果
钩吻
石
吴茱萸
槐
阿芙蓉
莱菔
巴戟天
马兜铃
硇砂
鳢肠
乌贼鱼
蒜
南瓜
杨梅
黄矾
粳
水银粉
大黄
狼牙
藜芦
东壁土
翘摇
凤仙
蛞蝓
田螺
桔梗
土马
螺旋草
芥
丁香
湍
车渠
百草霜
钓樟
茴香
曾青
阿胶
石胡荽
樱桃
马
萆解
希莶
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