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亦名陵游。
气味:(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1、伤寒发狂。用龙胆二钱研细,加入鸡蛋清。每服二钱,白蜜化冰水送下。
2、四肢疼痛。用龙胆根切细,有生姜汁中浸一夜,焙干,捣为末。取一茶匙,水煎,温服。
3、谷疸、劳疸(谷疸因多食而得,劳疸因过劳而得)。用龙胆一两、苦参三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如不愈,可稍稍增加药量。治劳疸,可增加龙胆一两、栀子仁三至七枚,以猪胆代牛胆和丸。
4、盗汗。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5、咽喉热痛。用龙胆磨水服。
6、目涩。用生龙胆捣汁一合,加黄连浸汁一匙,调匀点眼。
7、眼中流脓。用龙胆、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8、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用龙胆一两,去头,锉碎,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药一顿服完。
9、突然尿血不止。以龙胆煎服。
附方:张元毒说:“龙胆味苦性寒,气味俱厚。……其用有四:除下部风湿,一也;及湿热,二也;脐下至足肿痛,三也;寒湿脚气,四也。”又说:龙胆是“治眼中疾必用之药”。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gupw.cn/bencaogangmu/762
《本草纲目》类目
皂荚蕈 马蓼 毕澄茄 蚕豆 黄明胶 土蜂窠 见肿消 胡椒 灵砂 九香虫 茴香 木兰 酸模 榔梅 凝水石 雀麦 石决明 鳢鱼 希莶 粉锡 海蛤 贝母 大豆豉 伏龙肝 桑寄生 莎草、香附子 玄明粉 白垩 铅丹 薏苡仁 马槟榔 石胡荽 黄大豆 水银粉 升麻 蜂蜜 紫菜 通草 接骨木 枸橘 芦荟 牡丹 乌芋 菠菜 守宫 酸枣 白药子 蘖木 鳢肠 不灰木 矾石 蝌蚪 木香 缩砂密 卫矛 苘麻 曼陀罗花 葡萄 甘蓝 皂荚 马勃 巴戟天 黄土 秦艽 冬瓜 浆水 覆盆子 胡桃 大戟 茯苓 猕猴 合欢 蓖麻 陟厘 鳝鱼 水萍 蛔虫 贝子 戎盐 艺翁 煅灶灰 荭草 姜黄 白及 铁落 槲实 马兰 土茯苓 石胆 麻黄 蜀黍 人尿 紫菀 淫羊霍 通脱木 明水 梧桐 菟丝子 王瓜 酢浆草 白茅 降真香 蘑菰蕈 山楂 鳜鱼 石龙芮 龙须菜 没药 蝉蜕 地耳 绿青 壶卢 苏方木 乱发 葛上亭长 铁线草 百部 马兜铃 款冬花 列当 麦门冬 秦皮 西瓜 恶实 肥皂荚 灵猫 茜草 天门冬 使君子 蓑荷 附子 知母 鳗鲡鱼 蛇蜕 龙葵 乌头 海藻 南烛 自然铜 无患子 荠菜 三七 玄参 乌药 白前 铁精 薄荷 小麦 石耳 水银 蜀葵 紫草 地黄 连翘 枸杞、地骨皮 牛黄 参子 菝葜 五加 郁金 木莲 白英 阿魏 橄榄 藿香 石龙子 龙脑香 蜣螂转丸 律草 丝瓜 木贼 绿豆 冬青 滑石 大麻 楂子 甘草 铁粉 商陆 百草霜 香薷 蚁垤土 秦椒 流水 补骨脂 肉苁蓉 无名子 栀子 狼牙 郁李 蒺藜 射干 阿芙蓉 瞿麦 水苏 蛇床 龙胆 土马 仙茅 杨梅 腊雪 热汤 荠苠 木瓜 番红花 槟榔 凤仙 香蕈 石硫赤 鹿角菜 蜀羊泉 干姜 紫荆 淡菜 远志 芡实 大青 王不留行 白芷 阿胶 藤类概述 鳅鱼 石首鱼 龙眼 沙糖 半夏 蜣螂 绿矾 斑鸠 苎麻 萱草 安石榴 钩藤 百合 假苏 香蒲、蒲黄 檀香 鹿藿 秋石 衣鱼 翻白草 灯火 卷柏 茈胡(柴胡) 月季花 蒸饼 阿井泉 乌蔹莓 睡菜 鳄鱼 蛇含 巴豆